您所在的位置:环境保护

国际减排努力的形式更加多样化、内部化和分散化

2011年12月8日上午,由北京环境交易所承办的南非德班气候大会“中国角”系列边会之一—— “中国碳排放交易和低碳转型”在如期举行。此次边会集中展示了来自中国碳交易领域前沿机构的最新实践和成果。国内致力于低碳发展的机构、企业和专家济济一堂,总结分享中国近年来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心得和经验,获得了会场内外的热烈反响。
北京产权交易所董事长、党委书记,中国技术交易所董事长,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董事长、总裁,北京环境交易所名誉董事长熊焰先生参加本次边会,并做了题为“中国碳市场建设与北京环境交易所的实践”的精彩发言。
在谈到国际气候谈判与各国碳交易体系时,熊焰先生指出,虽然气候谈判进展相对缓慢,但是各国内部减排体系已经启动。美国虽然明确表示不同意签署《京都议定书》,但其国内的区域减排体系RGGI从2009年就已经正式运转,而加州碳市场和西部气候行动倡议(WCI)也将于明年启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也将启动国内碳市场。这些都是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趋势的新动向。多边机制的迟滞,使得国际减排努力的形式更加多样化、内部化和分散化。
熊焰先生认为,从《京都议定书》建立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碳交易的机制开始,中国一直在探索自己的碳交易之路。从单个的CDM项目交易到中国本土的自愿减排交易,从国家出台相关规划到特定行业特定地区碳交易机制的研究,中国的低碳探索脚步从未停止。熊焰先生从碳强度、能耗强度、资源产出率等“十二五”规划约束性指标、低碳省市试点、碳交易试点等新的政策举措出发,概括了当前国内低碳发展形势,并同时指出国务院明确将利用市场机制,开展碳交易试点,探索建立全国碳交易市场,中国开展碳交易的步伐已经明显加快。
作为中国第一个环境权益交易机构——北京环境交易所的名誉董事长,熊焰先生还介绍了环交所成立三年以来的业务主线,并提出北京环境交易所未来的发展目标:发挥自身强大市场平台的优势,积极落实全球以及中国政府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政策,努力成为利用市场化机制和金融化手段解决环境问题的一块基石,向着国际一流的环境权益产品交易平台和全球主要环境权益产品定价中心不断迈进。
参加此次边会的还有:国际排放交易协会总裁兼CEO Henry Derwent CB先生、儿童投资基金会气候变化执行主任Kate Hampton、国家发改委气候司战略规划处处长田成川、国家气候变化战略研究与国际合作中心主任李俊峰、广州产权交易所集团董事长李正希、美国环保协会中国项目负责人张建宇、全球环境研究所所长金嘉满、中信证券碳投资与碳市场首席科学家唐人虎、中国民企低碳联盟秘书长孙保罗、恒远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春甫、广州司浦林投资公司董事长吉翔先生、新天绿色能源公司代表以及国内其他环境能源交易所代表等。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信息  |  隐私保护  |  免责声明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中华自然科学网(SCICN.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7034147号   客服及报障邮箱:sci@scicn.net